你拖延吗?怎么才能缓解拖延呢?
👆给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课👆
同学你好,欢迎来到扇贝《成长专栏》。
我是陪伴大家一起成长的学姐Emma,心理学硕士,扇贝打卡3000+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说自己“拖延”,大家的生活好像也是被任务追着跑,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完成。
大学生,更是“
拖延的重灾区
”,201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99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97%
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行为,甚至有人连吃晚饭这样的日常行为都会拖到9点。
那推迟完成任务的时间就是拖延吗?
拖延真正的定义是什么呢?
一个被定义为“
拖延
”的行为需要包括:
首先,有一个
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这个任务的完成质量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完成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当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或者为了赶在“deadline”前完成任务而损害了完成质量时,我们会因此产生
焦虑
等情绪困扰;
这时候,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一个“拖延”行为完成了。
很多人深受拖延问题困扰:
完不成作业,考试成绩差……
甚至工作时也拖延,以至丢了饭碗。
这里给大家几点tips来缓解拖延:
为自己营造一个
有利于完成任务的环境
。比如去图书馆、自习室这些适合学习的环境,或者是将手边的数码产品、小说统统收起来,远离视线范围。
先完成再完美
。面对一项任务,如果我们因为担心不够完美而迟迟不动工,那不要说完美的结果了,很有可能我们连任务都不能完成。当我们着手开始行动时,我们才有圆满完成的可能。
面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时,产生“不想做”、“晚点做”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很可能会失败。但是
即使失败了,我也一定会学到点什么
。这样去想的话,也会提高我们开始行动的动力。
以上内容出自给大学生的
自我认知课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大学真相》。
自我认知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但是关于这块的书籍往往是通论,大部头。很多同学反映,这些书距离他们的实际问题有点远,问我们能不能推荐更贴近实际的。
我们发现,没有。
不如自己做一个。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套课程。
好懂又好用
,解决大学生的
10个学习困惑
,戳下图报名
👆给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课👆
—— 昨日答案 ——
正确答案A。在只有一个选项、别无他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霍布森选择”(Hobson's choice)。据说这个短语来源于17世纪一位名叫托马斯·霍布森的马厩主人。不像其他马厩主人那样,霍布森从来不给他的客户提供选择的余地。客户向他租马时,他总是只把离门最近的那一匹马给他们,不容挑拣。这一条有些古怪的规矩便是“Hobson's choice”(别无选择的局面)的由来了。造个句:“It's a case of Hobson's choice, because if I don't accept this salary, I'll lose this job.”(别无他选,因为如果我不接受这份薪水,我就会失去这份工作。)
查看更多“你问我答”>
评论区
当前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