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宝藏同学@人间四月天:
大学时,她的热爱曾给过她一些“高光时刻”,毕业后却经历了多年的自我与现实的拉扯。在一次次碰壁和自我怀疑后,她终于决定告别内耗,学着自洽,并开始专注自己真正喜欢且擅长的事。
“虽然年过而立,但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开学第一天的“变故”
也许没有人会在大学开学第一天,经历我这样的事情吧。
2007年9月,父亲送我入学。在去外国语学院报到之前,父亲看到了校园里张贴的一份说明,有些专业在入学前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当下就独断专行地去把我的专业改成了会计,全然不顾我的强烈抗议。
而在这之前,我们已经为选专业争执过无数次。我喜欢英语,但父亲认为在大专学英语没什么用,不如学会计之类的,以后好找工作。在他看来,所谓的兴趣、热爱跟谋生相比,都不值一提。
他再三劝说,我不为所动,虽然只考上了大专,但若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也能抵消掉一些遗憾,所以我坚持填了昆明一所专科学校的应用英语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以为一切终于尘埃落定,没想到在开学当天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仿佛回到高中文理分科时,我同样不能自主地选择文科,只因为家长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刻板印象。但复杂的理化公式对我来说犹如天书,我的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没考上本科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而现在,历史再一次重演了。
坐在会计班里,老师在前面滔滔不绝,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英语课堂上。犹豫了半个学期,我还是提交了转专业申请,可是已经超过了时限,我彻底与英专无缘了。
拿着被驳回的转专业申请,失魂落魄地走在校园里,18岁的我隐约意识到,之后的人生路可能注定会充满荆棘。
寻找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然而无论如何懊恼,都已无法改变事实。认清这一点后,我试着转变思路,让自己不那么痛苦。
一方面调整对专业课的抵触心理,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自学继续培养英语兴趣,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各种比赛机会,并且开始尝试写作,把日常所看所听所想及时记录下来,因为阅读也是我的一大乐事,我想通过写作将输入的内容内化,并输出自己的观点。
奇妙的是,心态转变之后,我的专业课成绩逐渐提升,我的兴趣也没有被埋没,大学生活远比我想象中精彩。
大一那年,我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投出的稿件得了优秀奖,它是我在大学里得到的第一个正反馈,意义非常。
之后我参加了校内的英语演讲比赛,主题是“电脑”。那时我没有做过任何关于演讲的训练,以为只要把稿子背熟就可以上台了,完全不懂演讲与背诵的区别,和评委、观众几乎没有眼神交流。
但可能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吧,我并不怎么怯场,“背”得也比较流利,最后竟然还拿了二等奖,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比赛后,我开始跟着网上的老师学语音语调,每天练习听力和口语,学英语的劲头更足了。
大学期间的一些获奖证书
大一这年,我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了D类二等奖。第二年再次参赛,五一过后的某一天,我在自习室里接到外语系主任的电话,老师说祝贺我获得了全国总决赛的参赛资格。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确认一遍。老师笑着说:“好好准备接下来的总决赛吧!”我至今依然记得那天的太阳,照得我心里也暖融融的。
大二那年暑假,我带着系主任老师写的推荐信去了西安,和全国的英语高手竞争,最终只获得了优秀选手奖,但我依然很满足,第一次觉得,这一路走来也值得了。
后来我又考了专升本,继续在本专业读了两年本科。读大专时,像我一样兼顾专业学习和兴趣发展的同学很少,这种差异给我带来了一些高光时刻,过去取得的成绩也让我有些飘飘然。而在本科学校,身边不乏各种优秀的人才,相比之下我就逊色了许多,但这并不会妨碍我的每一次尝试。
英语与写作是我大学五年里不可多得的光,只是没想到,这些美好的回忆,在毕业多年后会被生活的琐碎和工作的不顺消磨殆尽。
毕业后,在谷底徘徊
在学校里,我就常常会想——我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我自身的条件,可以选择哪几类职业呢?
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兼顾专业技能和英语能力,不会偏废任何一个。而我又不愿离家太远,求职地点仅限于昆明,但在这里,这样的岗位少之又少。这就导致毕业后,我的工作选择一直在会计和英语之间徘徊。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企做会计,工资不高,但毕竟是第一份工作,我仍报以十二分的热情,努力地熟悉业务系统,注意思维训练,通勤路上都会翻看自己的笔记。
身边的同事都比我年长许多,他们常说自己“就等着退休了”,而我这些努力在办公室里就显得很突兀,多次看不到回报后,我忍不住问自己:难道我的人生就要这样一成不变地过下去吗?我的那些爱好怎么办?最终,我决定离开。
在这之后,我做过代课教师和机构里的英语助教,但做得都不算多优秀。因为我非师范和英专出身,之前也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所以在面试时遭遇了N次碰壁,即使是录用了,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与专业老师的差距。
这期间我还报考了学科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也没能进复试。我的一腔热血,被一盆盆冷水浇熄。
去年5月份,我听从家人的建议打算全职备考公职,另一方面也想把这一年作为gap year,给自己一个喘息和复盘的机会。去年和今年,我参加了国考、事业单位考试和本市一个区的单招,都以失败收尾。
经过了一年多起早贪黑的备考,面对这样的结果,可以想象我有多沮丧。而之后参加的三场面试,也都无功而返。我对自我的怀疑达到了顶点,毕业多年,依然一无所长,我想,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吧。
决定告别内耗,停止自我拉扯
接下来,要怎么办呢?我不禁开始细数三十多年人生的种种,几天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不再面试,不再做任何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从今以后,我只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热爱去拼搏。
职业生涯的断层、对会计缺乏热情,对英语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教学实践……都是我的硬伤,而且短期内也很难有突破。所以我想转换跑道,依靠自己的写作能力去谋生。
除了大学时的英语学习,写作是唯一一件给过我不少正反馈的事。大学时参加征文比赛获奖,在国企工作时代表部门向内部刊物投稿多次被收录并获得稿费,去年参加两次写作训练营,作品获奖……也许,我并非一无是处,我还有试一试的资本。
一些读书笔记
前几年,我就期盼过那种有文字陪伴的生活,因为对我来说,阅读是一个能够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写作则是疗愈自我最有效的方式。这些年不论生活多么糟糕,我一直没放弃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中文阅读不局限于某一固定领域,只要自己感兴趣的,都会找来翻看。我想在前期通过大量阅读做输入,尝试不同类型的文章写作,再慢慢确定自己最擅长的方向,成为自由撰稿人或签约作者。最近我读完了《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刚投出一篇书评,希望之后会有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最近读的部分书
这两年我还一直在扇贝阅读看短文或英文书,我很喜欢扇贝阅读上的一句话: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书籍可以。无论将来还能否为英语找到用武之地,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英语始终是我心里的“白月光”。
在扇贝读完的书
而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世人对一个成年人的评判,也更多地会聚焦于ta是否功成名就、光鲜亮丽,他们总说“撑一下吧,工作都是这样”“年轻人就应该多吃点苦……”
可是,我不愿意过“差不多”的生活,然后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埋没自己,消耗自己,和自己拉扯。我希望在心中尚且有光的时候,为自己做一次主。
做出这个决定后,内心终于获得久违的平和,尽管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这是我毕业后再一次觉得“我又可以了!”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平共处,不也是一种自洽吗?尽管已经年过而立,但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我想,所谓生活,不只是生存,还有生动地活着。这便是我未来的目标。
【一则小通知】
因栏目优化升级,本周开始,“宝藏同学”暂时改为双周更,下次更新为9月16日(下下周五),谢谢大家的支持~
【你可能错过的往期精彩】
>> 一位美术生的三次选择
>> 查看往期所有文章
如果你已有成文稿件,欢迎添加微信(shanbay170)投稿。如果你想投稿,却不知道如何下笔,也可以添加微信与我们的编辑聊一聊,我们会陪你一起写出属于自己的宝藏故事。
故事一经采用,即可获得“宝藏同学”专属奖励:限定徽章和180天扇贝大会员身份(已开通的同学顺延180天),助力你成就更宝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