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宝藏同学@热带岛屿:
工作以前,她一直遵循着传统的生活路径,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最大的人生规划就是结婚生子。直到遇见一群优秀的热情的伙伴,见贤思齐,她开始思考与改变,用她的话来说,年近而立,终于想为自己开启第二人生了。
“我不想再过被安排的生活,我想在自己还能折腾的年纪,按自己的意愿,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
混沌:乏善可陈的读书生涯
一直以来,我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循规蹈矩地生活。可能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上眼界的局限,从小我对自己的规划,就是做一个漂漂亮亮的女生,然后在合适的年纪和自己的白马王子结婚。
好像除了这以外,从来没有为了一件事真正努力过,比如性格的打磨、学业的追求、事业的规划……就这样“天真地”过到了高三。
到了高三,我的成绩还是不上不下,注定与好大学无缘,但我也不急不躁。老师劝我去学艺术,我心里不排斥就去学了。
你看,我就是这样,别人叫我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考上了湖北荆州的一所普通二本,读视觉传达专业。
上大学以后,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同学,不善社交的我开始变得自卑,总觉得自己样样不如旁人。而习惯了被安排的生活,突然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摸索,我非常不适应。于是整个大学期间,我都一直窝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维持着有限的见识。
但尽管如此,那四年我还是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我学会了弹吉他,坚持跑步,旅游,考导游证,学做咖啡,学英语,考教师资格证……虽然都不值一提,但在后来的一些艰难时期,每每回想起来,都能给我一丝丝抚慰。
大学里学会了弹吉他
而对于就业我极度不自信,我的专业成绩很差,而且听闻设计工作事多钱少,压力也大,我甚至怕以后养不活自己。所以那时我很坚定自己以后绝对不要做设计,但对于职业发展路径,我又是完全模糊的。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毕了业。
思考:见贤思齐
毕业之后,我换过六七份工作,基本都与设计相关,因为除了本专业确实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
2017年,我在武汉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做网页设计师,每天不停地制作各类微信长图和网站页面设计,没什么创新可言。而且几乎每天加班,单程通勤就要一个多小时,到手工资却只有可怜的2000多块钱。后来我跟主管提加薪被驳回,没多久就离职了。
在外辗转两年多以后,我回到南昌老家,进了一家创业公司做平面设计,主要负责客户的品牌方案设计。正是在这个公司,我渐渐对自己和设计工作产生了认同感。
公司外景
不同于以往工作中我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钉子,机械地完成程式化的任务,在这里我会和师父单独负责一个项目。我接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了解过的环节,比如和客户洽谈、提案、写策划案、项目复盘等等。
这些经历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我成就感,这些都是大学四年不曾有过的。
我的工位
我在这里做了两年多,虽然最后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解散了,但身边同事的工作热情和友好的团队氛围感染了我,让我慢慢变得开朗和主动,而且那些优秀的人儿教会了我许多。
Z老师是一位硕士生导师,待人接物细致周到,让人如沐春风。尽管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员工,他也从不吝啬自己的善意。
我曾帮他搜集前期的灵感图片,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哪怕是一个小亮点,他都会给予赞美。我从他那儿学会了谦卑但不妄自菲薄,以及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
G老师也是一位硕导,虽然年近六十,但精力非常充沛。我记得有次和她一起出差,早上五点起床,奔波到十二点,她依旧神采奕奕,还能井井有条地安排后续的行程。
我开始向她学习时间管理,像她一样带着热情去工作,但她那份从容我可能这辈子都学不会。
X老师专科艺术系毕业,过几年后读研考博,现在一边读博一边做企业咨询管理。她的眼里一直有光,从来不惧变化。因为同是女性,又是艺术专业,我对她便有更多的关注。从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我开始问自己,我真的想毫无规划地结婚生子,然后再过一遍我母亲的人生,渐渐淹没在家庭的琐碎日常中吗?这是我第一次反问自己。
他们虽然只是短暂地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却默默影响了我很多。我不再满足于那条既定的人生路线,开始阅读、思考,去和人交流,去尝试各种新鲜的东西,去感受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读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
觉醒:期待第二人生
我想起Z老师曾建议我试试考研,但我当时不敢往这方面想,一方面回归校园深度学习专业能力确实诱惑很大,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来说,在大龄、单身的时候踏上一条非常规路线,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
转机出现在2020年某一天下午,下班后我和同事去书店闲逛,碰见一个初中同学。得知她正在准备考研,便多聊了几句。后来她便一直鼓励我,我才知道原来身边就有很多工作后继续读书的例子,于是跃跃欲试。
我报名了2022年考研,目标是南昌大学工业设计工程专业。2021年三月开始备考,但是很惭愧,并没有做到心无旁骛。
那年我26岁,父母正催婚,我自己也有些着急,结果既被爱情弄得遍体鳞伤,考研也差了20分进复试。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
但考研的念头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去年六月底,我决定再最后试一次。这次我报考了南昌大学的设计学。
陪伴我经历两次考研的书桌
和第一次相比,我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第一次我摇摆不定,一边学一边想着放弃,坐一小时就焦躁不安。而这次我平抑的能力好了很多,可以从晚上7点一直学到12点,可以在周末拒绝朋友的约会。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进步,但专注力确实有很大提升。
我的英语基础一般,后来就在扇贝单词背考纲词汇,每天300个。然后用扇贝阅读辅助练习阅读能力。每天在工作之余保证4-6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背单词、读书、做题、画画……日子单调乏味,我却一点点地感受到了学习带给我的快乐。
备考时在扇贝背单词
过去我一直觉得“快乐学习”是一句很虚伪的话,学习哪有快乐的呢?然而这两年来,我一边发现自己的缺点,一边通过学习去改变。
我害羞自卑,于是尝试在众人面前发言和演讲;我身体素质不好,便开始打羽毛球、跑步、玩飞盘、跳操,变着花样让自己爱上运动;我发现我的知识储备很少,也没有兴趣爱好去支撑那些黑暗的时刻,于是开始读各种各样的书、写东西、练吉他;我不太会社交,于是学着主动联系朋友,和他们深度聊天……
在这样“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我的世界好像开阔了起来,即使是孤单的日子,我也认为是养精蓄锐的时机。然后我渐渐发现,自己说话更有条理了,眼神更加坚定,可以阅读外文刊物了,敢于直面观点冲突并与之辩论了……
爱上了各种各样的运动
而抛开这些,学习这件事本身,就在让我修成一个更容易快乐的人:当我拓宽了视野,让我烦恼的鸡毛蒜皮小事就少了;当我能力提高了,我便敢去选择并且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一旦停止学习,就会慢慢失掉对情感、对这个世界的敏感,会越来越难感受到快乐。
周末去图书馆看书
如今我已经很明确,我的世界不再只有步入婚姻这一条路,我还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以及无限的可能。
虽然在父母看来,年近三十还这样折腾,多少有些“离经叛道“;或许也有人会说,即使读了研究生,以后也很可能没什么改变,但我不想再过被安排的生活,我想在自己还能折腾的年纪,按自己的意愿,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我想变得像X老师一样优秀。
或许这觉醒来得有些晚,但毕竟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2023考研成绩快要出来了,虽然不知道到底考得如何,但按照1万小时定律,也至少学习了1000个小时了,应该多少有点成绩的。
也许读故事的你也正在焦急地等待出分,或者等待其他未知的结果,那就祝愿我们都能摘到最甜美的那颗果实,一起期待我们的第二人生。
【你可能错过的往期精彩】
如果你已有成文稿件,欢迎添加微信(shanbay170)投稿。如果你想投稿,却不知道如何下笔,也可以添加微信与我们的编辑聊一聊,我们会陪你一起写出属于自己的宝藏故事。
故事一经采用,即可获得“宝藏同学”专属奖励:限定徽章和180天扇贝大会员身份(已开通的同学顺延180天),助力你成就更宝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