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扇贝,很荣幸在扇贝10周年之际,被(自己)评为本周的宝藏同学。
大家一定觉得这顿操作看起来非常之666,让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选我自己。
放在一两年前,我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10周岁生日其实是非常焦虑的,公司没有上市,老板也没上福布斯,回首过去的10年,似乎没有很多可以骄傲炫耀的地方。
我的源起很简单,创始人之一喜欢读奇幻和科幻小说,中文读完了就读英文的,因为碰到的生词特别多,查字典也特别麻烦,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做一款软件,把不记得的生词都丢进去,并且能自动安排复习,这样读完一本书就会记得很多生词,读下一本就不会碰到那么多生词了,直到有一天看一本书一个不认识的词都没有,那多爽!
于是,数年后,就逐步有了扇贝单词、扇贝阅读等等。
我出生的第一年,家庭环境在互联网届也算贫寒,别的公司起步投资有几百万的种子轮,我只有几十万的精子轮(老板语);所以我每周会卖一次矿泉水瓶,然后把几块钱的收入计入账本,表示自己还是有在赚钱的。
穷归穷,那段童年时光回想起来很快乐,我们每天一边吵吵闹闹一边写程序一边喝水(然后卖水瓶),慢慢地产品也上了正轨。
我们在2011年首先上线的“打卡”功能,现在成为了互联网学习产品的标配。
2014年,我们开发的单词量测试功能非常成功,短短两三天内就有上千万人参与测试,那时候我非常得意地发了一条朋友圈:
“抱歉朋友,如果这两天您的朋友圈没有被扇贝的单词量测试刷屏,斗胆地说一句,您的朋友可能不够多......”
然后居然居然,有其他公司开始蹭我的名字了,当然,遭到了我的有力反击。
随着产品的成功,我们也顺利地吸引到了风险投资,第一次融到第一笔比较大的钱。
然后我就飘了......
我在北京找了一个最大的地铁站,从上到下包起来打了一大波广告。
结果广告带来的新用户数量还不如把广告照片发朋友圈收到的点赞数多。
那一段时间,算是我少年时期的高光时刻。
接下来几年,我迈入了青年危机——非常渴望成功,为此每天都在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不断上线很多很多的功能,但是却越来越迷茫,做到哪样算成功?我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果我永远没办法做到所有人眼里的成功,努力还有意义吗?
在我最迷茫最不知所措的时候,却是扇贝的用户,你们,教育了我——没错,我原以为是自己在教你们怎样学习,但结果却是我从你们那里学习到了更多。
不论是走出贫困县成为985硕士和职业作家的@漫步书林;还是边上班边上课边生小孩带小孩的@潆洄清澈;还有46岁重拾英语备考MBA,50岁考上上海交大高金MBA的@Andy;以及小学期间在六个地方度过,在小县城读中专,一边实习一边考上大专,工作四年后还要备战考研的@JILORIA。
这些我由衷欣赏和佩服的人,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境遇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所处的生命阶段不一样,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一样地在不屈不挠地追求更多的可能,都在无惧他人目光,一路咬着牙向着前方奔跑。
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奔跑,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奔跑。
我非常有幸服务过一亿五千万用户,陪伴其中很多人走过中学、大学,进入职场,和他们一起成长。
我也有幸和几百位同事共事,每天琢磨着怎么研发厉害的技术,做出好的产品,卖出好的价钱(划掉),更有效率的管理。有的同事一毕业就来到这里,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也有的同事从工程师转型业务负责人,背上了几千万的KPI;也有人告别,或进入更大更知名的公司,或自己创业追寻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
更重要的是,我也找到了我的贝生目标——
我要用行动来为想要的世界投票——在那个世界里,不论一个人出生背景如何,只要他愿意努力,就应该能够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人,并能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
因此,我在不停地制作和引进好的学习内容,探索好的学习方法,希望扇贝的用户,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更短的时间,来学会自己想学的知识。
我也希望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善待同事,不论他们是男是女,不论他们已婚未婚,不论他们有小孩没小孩,只要他们真心地对待用户,不停地学习、思考、探索和突破,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就应当获得回报和嘉奖。
10岁的扇贝,还没有做成所有想做的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已经知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负用户,不负队友,不负时光;我会认真而骄傲地对待下一个十年,再下一个十年。
如同许多扇贝用户一样。
谢谢大家,很高兴当选本周的宝藏同学!
顺便,我也想藉此机会,和大家交换张明信片,听你们说说自己的好,也说说我的好,说别的也行,每一张明信片会随机收到一位扇贝同事的回复😊
我的地址是: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道699-22江苏软件园29栋西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