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宝藏同学栏目组邀请了@罗棒棒本人来分享她和@xubing55555的故事。他们是恋人,同时也是打卡超过1500天的同桌。
所以这一期是要“搞事情”“塞狗粮”吗?当然不是~我们总会看见,很多人在爱情里为了成为TA眼里喜欢的样子,而忘记了自己。今天希望从罗棒棒同学的角度,通过她的成长和与xubing同学彼此成就的故事,看到爱情的另一面:
拥有爱情时,我先拥有了一个自足的自己。这个七夕的浪漫从爱自己开始吧。
我是罗棒棒,在扇贝打卡1737天;我的同桌是xubing,在扇贝打卡2244天。
在扇贝,我们是1500多天的同桌,而在生活里,我们是一对情侣。但今天我要说的不是我们的爱情故事,我想说的是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和接纳自己。
在扇贝成为同桌
2016年8月底,眼看就要升大二了,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六级,我在朋友的安利下下载了扇贝全家桶。
新学期果然带来了新气象,我学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背100-200个单词,读两篇短文,练习精听,一天要在扇贝泡上两个多小时。
这样的“疯狂”也有了回报,六级考试顺利通过,虽然分数不高,但我本身英语底子一般,倒也知足了。
为了督促自己保持英语学习的状态,我加入了当时排名前十的扇贝小组“夏目(虽千万人,吾往矣)”,认识了一群爱学习的同学,有的甚至已经发展成了现实中的好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我的英语总算没有荒废掉。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才明白“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更远”这句话的含义。
2017年,扇贝推出了同桌功能,好奇之下,我和xubing同学一拍即合,“搬了小板凳”在扇贝坐在了一起,弥补了读书时没机会做同桌的遗憾(*≧ω≦),于是每天的聊天自然多了一句“你今天打卡了吗?”扇贝于我们而言也有了特殊的意义。
爱自己,我们才能彼此成就
我本科就读于武汉的中南民族大学金融专业。回想大学四年,专业学习上没有特别出彩的经历,但过得中规中矩,井然有序。最重要的是,我慢慢克服了“身材焦虑”,并且从内心真正地接纳自己,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
刚上大学时,我对自己的身材很不自信,加上个子比较小,无法忍受“体重过百”的事实。为了减肥,我每天无论早晚,都会抽出时间去跑步,从3公里到十几公里,并且严苛地控制饮食,大半年后成功瘦了8公斤,减到了90斤左右。
可是我并没有感受到减肥成功后的喜悦,相反,如何维持这个体重更让我焦虑。喜欢吃的东西多吃一口就会有罪恶感,别人无心的一句“你手臂有点粗啊”就能让我如临大敌,为了得到一句赞美一味地追求跑步的公里数。
在这样不断的自我push与焦虑之下,我终于意识到问题了,并且开始反思。当我再一次走向操场时,我问自己:“抛开减重不谈,我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吗?”回忆那一年的跑步经历,我发现自己并不觉得痛苦和难熬,反而在每一次挥洒汗水之后,身心都能感受到愉悦和释放。
于是后来的每一次运动,只是因为自己喜欢,我不再对公里数有执念,开始享受运动本身。
凌晨跑完16公里后的天空
我见过清晨5点的天空,跑完16km后悠然自得地去吃早餐;也曾在下着小雨的夜晚,刷完10km释放一天的压力……跑步在我的校园生活里占据了重要地位,2016年和2017年我还分别参加了武汉和荆州(半马)的马拉松,并且结识了很多朋友,直到现在,这份友谊依然在。在我的带动下,我的同桌也每周固定跑步3-4次,一直坚持到现在。
除此之外,我也不再苛求自己盯着热量表吃饭,规律饮食,不再强迫自己去迎合大众的审美,学着接受自己身体上的优点与缺陷,健康就好。毕竟,我们有很多方法爱自己。
相比而言,xubing同学就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他比我高一届,本科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轻松通过了专四、专八考试,还辅修了日语专业,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妥妥的一枚学霸。但在我眼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社会责任感和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果断与坚定。
他一进大学就参加了学校的公益社和红十字会,大一、大二的暑假都曾去安徽宿州褚兰中学支教。他常说“既然有时间,那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吧。”仿佛这些都是和吃饭喝水一般自然的事。
大四上学期,他获得了本校本专业的保研资格,但因为在本校深造并非他的初衷,而且他也有意尽快体验社会生活,所以即使家人朋友劝阻,他还是放弃了保研机会,并且顺利拿到了一家旅行公司的offer。
我很佩服他学习上的自律,也更佩服他的果断,他并不会在某个选择上迟疑不决,而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适合自己的决定。潜移默化之下,每当面临选择,我也开始试着像他一样问问自己心里的声音。
陪他拍的毕业照
一起追寻内心,无问西东
xubing同学毕业实习时,我开始准备考研,目标华东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或许是承受能力太差,我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高中我是文科生,大学重新学数学已经“苦不堪言”了,考研数学更是雪上加霜。他为了帮我缓解压力,每天会跟我语音,为我加油打气。可惜最后还是栽在了数学上,一战失败。
第一次备考
2019年毕业后,我来到了上海,一来上海机会更多,二来这也是一座有他的城市。工作找得还算顺利,在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做融资项目经理,压力很大,不过也很锻炼人。
但是出于对华师大的向往,我心里始终还有二战的念头,无奈工作太忙,加班是常态,回家后已经累得看不下书了,这个想法也就一直没成行。
在这时候,xubing同学跟我说他想考研,想听听我的意见。他说工作后愈发觉得自己眼界的渺小,加上曾经的支教经历在他心里埋下了投身教育事业的种子,他想要回到学校读研甚至读博,继续提升自己,将来专心做教育。
但这一次,他有些犹疑。因为重回学校读书,对我们俩的未来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影响。我只是对他说:“既然想做,勇敢去做就是了。”这句话,我也同样送给了自己。
我们一起辞职了,专心备考,我还是考华师大产业经济学,他考华师大高等教育学。这是一个冒险可能还不太理智的决定,但我们坚定自己的选择,就不会后悔。
那段时间,我们约好每天6点起床,骑车去他本科学校的自习室复习,一直到晚上10点自习室的关门铃声响起才离开。他的英语很好,常常教我分析长难句、翻译技巧等等。我们每天会分享各自的复习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明天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然后互道晚安。
一起备考
他本就是很自律的人,下定决心以后,学习并不是什么难事。半年后,他顺利跨入那所我追逐了两年的学校,而我依然败给了数学。为他高兴的同时,我也对自己很失望,甚至是自卑。他一直安慰我,并且一再肯定我是一个很优秀的女生,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他的鼓励下,我渐渐走出了阴霾,现在回忆那段时光,更多的是想起我们一起复习,相互提问的画面。为着各自的目标一起努力的我们,就是最好的我们了吧。
未来的生活一定会熠熠生辉啊
二战失败后,我再次走上求职之路,而且目光不再拘泥于金融方向,我想趁年轻多尝试不同的机会,不试错怎么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呢?
如今我在一家台资企业做项目开发,要学的东西很多,但能看见自己在一点点成长,工作上的正反馈也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即使升学不如意,工作上我还是能开辟出一片小天地的!
xubing同学的研究生生活也忙碌而充实。原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会发光啊~他和我说起pre前的小组讨论,他们6个人在学院里讨论到半夜,学院都关门了,只得喊醒凶巴巴的保安大叔来开门。他只觉得讨论很有意思,被保安大叔“骂骂咧咧”很无语,但没有抱怨再一次为pre熬夜。
现在我们虽然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但这并没有什么影响。我们依然每天会问一句“今天你扇贝打卡了吗?”也会互相分享和倾诉工作和学习上的趣事和烦恼。
王尔德有一句名言:“To love one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long romance.(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因为爱自己,接纳与信任自己,我才更有底气站在你的面前。
我曾经因为xubing同学的优秀而一度自卑,心里不平衡,但现在我想明白了,我们首先是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彼此的伴侣,只有我们找到各自的目标,知道自己想成为哪一种人,想获得哪一种幸福,才能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成为彼此可以依靠的人。
这周六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想对每一位看到这里的同学说一句节日快乐,不论你是单身还是有了另一半,都不重要,请在这个充满爱意的节日里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