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5|五十岁,阅读还是我最重要的事


本期宝藏同学@刘莉nelly: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在她五十余载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陪伴了她的年少时光,支撑她走过失业危机。如今退休赋闲在家,来到人生下半场,她会如何探索自己生活的至乐法宝?



人生如书,百味繁生,我的生活亦与读书密不可分。


少时喜欢读书,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有很多藏书,一本《静静的顿河》,让我喜欢上了西方文学。


玛格丽特那部经久不衰的《飘》更是我最爱读的书之一。女主人公斯佳丽的那种热爱家乡,自强不息,在逆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家中书架一角


九十年代初,中专毕业后,我顺利分配到北京市农业银行工作。那时银行的工作还算轻松,周遭环境也很简单,读书便是我消磨时光的不二选择。


也算是因书结缘,在命运的一次巧合安排下,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喜爱阅读让我们相互吸引。24岁那年,我毅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远嫁去了外地。


家边海滨


俗语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离开了家乡熟悉而自在的生活环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去了一家微小型商务公司做财务工作。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时常会用到英文。学生时代,我的英语成绩很普通,走向社会后又荒废了很多年。


起初我很焦虑,尤其是听到身边同事流利的口语表达,我深刻又自卑地感受到,英文将会是自己在工作中最大的阻碍。


但不久后我就发现,我所在的岗位对英文的要求并不算太高,靠着“吃老本”就能勉强应付过去。而且老板与我同乡,对我很宽容。


所以,新的工作环境实际上没有给我造成什么精神压力和困扰,很快我就适应了,也不再想着学英语的事了。


闲时忙着认识新朋友,结伴游玩,而人一旦习惯了安逸,真的容易产生惰性。周遭的喧嚣和浮躁,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危机感和上进心。


我犹如一只被丢在温水中慢煮的青蛙,虽然偶尔也会焦虑,但却更愿意安于现状。我不再读书,不去学习,遑论什么与时俱进了。


一转眼,十年的光阴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混过去了。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2004年底的一天,老板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


“非常感谢这些年你对公司的贡献。我年纪大了,打算退休了。以公司的现状,你可以先接过去试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如果你愿意,每个月只需付给我一定的佣金。否则,我就准备把公司清算了。”


兜里揣着遣散费支票,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的心情异常沉重。突如其来的失业,让我措手不及。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成年人的世界,就是现实和残酷的。


经过彻夜思考,我看清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两条路:一是,不再工作,当好家庭主妇;二是,暂时接管岌岌可危的公司,同时进修专业知识以备未来求职之需。


三十出头的年纪,我并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可这十年的工作过于安逸,我自觉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去找新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不自信。所以我折中选择了后者。


为了节约公司的各项运营成本,我一人担负起了所有的岗位:商务咨询顾问,业务联系与推广、财务工作等等。而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我都在学习国际会计职业资格的课程,备考LCCI的高级财会电算化文凭。


那段日子,工作和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夜里常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胡思乱想,担心公司亏损,担心考试不及格。经常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一边喊累,一边继续!


2005年的我


以前是有时间不愿再读书,如今想悠闲地读本书却抽不出时间,每天陪伴我的书不是教材就是试题。但从前读过的书并没有白读,那些故事、那些对白,会突然在某个时刻钻入脑海,当我经历了越多,就越能体悟到其中的深意。


极度忧虑的日子,我总会想起《飘》里面的一句话:“生活没有义务满足我们所有的期望,我们应该接受现实,并因情况不是太糟而感恩。


这句话支撑我走过了很多灰暗的时光。世间万物不会随我的意愿而改变,只有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心血才最可靠。两年后,公司没有砸在我手上,运营平稳,我也考取了LCCI电算化财务的高级文凭。



但是,我再也不想重蹈覆辙,去过那种舒而能废的日子了。我离开了没有前景的公司,来到了一家合资的矿业开发集团。他们新开发的矿业开采项目,需要一个具备双语能力的财务人员,经过两轮面试,我顺利入职。


工作间隙


也是在这期间,我开始真正重新学英语,同时继续补充专业相关知识,备考其他的财会证书。过去十年“不进则退”的教训历历在目,我不敢再掉以轻心。


后来,父亲生了病,一边是自己的工作与家庭,一边是年迈的双亲,都让我割舍不下。最终我决定在2009年底回到北京,开始了双城跑的生活。


之后的几年,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但我也渐渐学会了在工作、学习和家庭之间寻得平衡,应付自如,甚至我还能抽出时间和朋友开展了副业。


北京生活碎片

2017年,我办理了退休手续,专心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空闲的时候,学英语就是我最大的乐趣,前些年因为工作需要重新捡起了英语,现在时间宽裕,更不想浪费这大好的机会。


家乡的冬日


去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扇贝阅读结缘。刚开始,每天更新的6篇短文吸引了我,选材丰富,虽然一些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科普类文章对我而言难度较大,我会尽量多读一两遍,再查生词或看翻译,让自己慢慢积累词汇量和培养语感。


几个月后,我开始对英文原版书跃跃欲试。年轻时爱读西方文学,但读的都是译本,难免带有译者的个人情感色彩,或者因为文化、思想差异,无法完全表达原文的意境或内涵。我也想体会他人所说的在原版书中所感受到的语言的美。


读英文书不能急功近利,虽然我喜欢《飘》,但如果直接读原著Gone With the Wind,多半会被它的长度和难度劝退。


所以我选择从最简单的书入手——牛津书虫系列。它每一章的篇幅都不长,词汇简单,虽然是名著改写,但保留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很适合我这种原版书阅读新手。能在短时间内流畅地读完一章故事,我的自信心大大提升。



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过渡到篇幅不算长的完整版书籍,《小王子》《芒果街上的小屋》《心灵奇旅》等等,都让我爱不释手。


前段时间我读了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同名小说,鞋匠出身的12岁墨西哥男孩米格,无惧来自家庭传统思想的百般阻扰,坚持自己成为音乐家的梦想。


透过米格所历经的生死体验,我看到了死亡的另一种定义——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而真正的终极死亡,是被遗忘。


近来多居家,每天我至少要花2小时读英文书,不仅能帮我释放一些不良情绪,也让我拥有了平静的内心。我还将摘抄的语录和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在网络上,结交了一些意气相投的友人。读书如绕室旅行,一样是山高水远。



书籍是瞭望世界的窗口。“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人到中年,已经不再为了应试和求职去读书学习了,但以书为友,能让我在这日新月异的大时代里,怡情悦性,开拓视野,读书为我搭建了拥抱美好生命与奇妙世界的桥梁。


而出走半生归来,再读从前读过的书,时常会有新的感悟,这大概就如杨绛先生所说: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如果你有“宝藏”故事,欢迎来“宝藏同学”栏目分享,我们的编辑会陪你把故事讲到最好。


如需投稿,请添加微信shanbay170,或将文章发至邮箱min.ke@shanbay.com。

加载中